车牌杂谈
当前位置:沪牌学堂 车牌杂谈
车牌竞拍让上海道路越拍越通畅了吗?
时间:2010-02-02 15:15:32 来源: 作者:未知 浏览:0

私用客车牌照每月由100元起板限额拍卖获得,这一做法在上海已经实施了多年,上海私车牌照价格也节节上涨,竞拍价曾攀升到5万元,还产生了所谓类似炒房的资产保值增值功效!有时倒一个新车的上牌额度比卖一辆汽车赚得都多,其微本而巨利,令不少汽车经销商也转而投入此道,有人因此戏称:上海私车挂着的车牌是世上罕有的比金子还昂贵的金属。

上海的车牌限额拍卖做法在法律上一直存在争议。据说此方案曾被冠称为:对稀缺资源进行总量控制以缓解交通拥堵的手段。那么,车辆牌照,或者说车辆上牌额度,究竟是不是一种可以市场化手段分配的短缺资源?车牌竞拍究竟有没有起到排堵保畅的作用?这个问题值得购车的消费者和有关部门认真思考。

所谓“法不能悖理,理不应悖情”,如果真能解决中国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即便现在不是中规中矩的,以后应该改正的也是悖理悖情的旧法律。但是,拍牌真的合情合理有效吗?对此,人们不应该想当然。

拍牌这么多年,只要看看上海街头越来越多的私车无奈地挂上了外地牌照,听听那些花数万元上了上海牌照的车主在内环线上日复一日的堵车抱怨,谁能说上海的道路交通是越拍越通畅了?那种在汽车数量和路面拥堵之间画等号的观点是不是过于简单化、片面化了?

要解决问题首先要看到问题的实质:所谓“车多而路挤”仅仅是一种表象,一种错觉。要解决交通拥堵,从管理上首先要尽量限制车辆流入热点区域,其次是引导人流物流尽快流出热点区域,而不是本末倒置地去限制上路汽车数量,更不应该想当然地凭一刀切限制私车消费的办法,来一股脑儿地解决路面拥堵问题。用上牌额度控制私车总量的办法从一开始就没有抓住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要害:汽车保有量多并不可怕,关键是采取有效的分流措施,不要让车辆在热点时间集中到热点的路段上去。

所以,在中国,原本就不该出现什么车牌额度限量竞拍,给消费者买车的自由却不给买来的车辆上牌的权利,根本不符合逻辑。更何况周边城市也没有拍牌,而上海市不会、也无权阻止外省市车辆进出上海。

一个地方搞拍牌,其直接后果不是道路畅通,而是挂外地牌照的私车越来越多,而那些花了大价钱才拍到上海牌照的车主们对此则愈加地心理不平衡,如此恶性循环,把同一条道路上的驾车人变成了相互对立的两派,形成了中国汽车消费中一道独特的、人为的、不和谐景象。有些车主一旦拍到上海车牌,有事没事就喜欢把车子开进内环和市区高架,这种现象、这种心态,明显折射出:拍牌已经不合时宜地向着奢侈炫耀式的畸形消费蜕变,而由拍牌带来的挤热闹挣面子的行车风气,反过来又加剧了热点路段的拥堵。

如此说来,私车牌照限额竞拍根本就算不上什么紧箍咒式的交通管理法宝。靠拍牌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想法,现在看来源自于一种想当然的主观错位臆断。拍牌政策确实给上海财政带来了每月约两亿元的外快收入,也由此催生出倒牌为业的“黄牛党”利益集团。如此的所谓交通管理手段,在理论上就不能说是站到了政府层面应有的执政为民的高度上;实践中没有、也不可能真正体现出针对性的排堵保畅实效。到如今,拍牌存在的所谓理由已经是子虚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