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牌杂谈
当前位置:主页 > 沪牌学堂 > 车牌杂谈 >
车牌“拍卖”、“摇号”、“限购”政策调控下的怪相
时间:2012年08月11日 来源:未知 作者:上海车牌网 浏览:

      上海车牌拍卖、北京购车摇号,贵阳车辆摇号,广州车辆摇号+拍卖;在“史上最严调控政策”中国大陆“限”字当头,全民一起“摇”起来。“摇”“控”“限”中国背后,是发展政策、城市规划跟不上民众需求而产生的尴尬。“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引发众多民间乱象。

 

天价上海车牌,自主品牌车受到打击。

      上海早于北京,从1994年就开始实行车牌拍卖制度,至今已有18年。记者日前查阅《上海私车牌照拍卖历史价格表》,发现投标人数和拍卖价格不断上涨、逐月攀升,最高的纪录出现在今年5月份,单张车牌超过了6.4万元,成为“史上最贵铁皮”。车牌拍卖随即带来的现实问题是——当一个车牌都得5、6万,谁还会去选择购买国产的廉价家用车?

 上海车牌_ 上海牌照_上海新车上牌__上海买车上外地车牌_上海拍卖_上海出租车牌车牌沪C转籍

 

(一夜重回“计划经济”时代——愤怒的北京白领)

      每个月的8号到26号,短短不到20天,对于亟待用车的北京白领王超来说,得经历从希望累积的顶峰跌落至愤怒谷底这样一个心路历程。

       王超大学毕业的2010年9月,“北京购车需摇号指标”这一消息在民间流传,家住城郊,每天需花费2个小时上班的他当时颇有远见的想买一辆小车自用,却遭到家里反对,“这才刚毕业就买车,你养的起么?”紧接着12月,政策出台,然后至今快两年了都没摇着号,王超也只能把抱怨施加在家人身上。“我可真后悔!” 王超告诉记者,“当初没有坚持自己的想法,(摇号)施行第三月的时候,感觉不对了,赶紧申请,眼睁睁看着中签比一路飙升,自己再也没中到!‘点背’归‘点背’,但这完全是计划经济的做法嘛!”

      2012年第六期购车“摇号”在6月26日举行,根据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办公室发布的数据,截至26日零时,共有948676个有效编码申请个人小客车指标,与上月相比,摇号人数增加了4万余人,预计本月中签比为1比47.2,低于上月的1比44.8。此外,6月为双月,将同时举行单位购车摇号,据统计,单位共有36268个有效编码,参与3200个指标的“角逐”。从2011年年初开始,包含“车辆摇号限购”在内的北京治堵新政已实施一年半,但是根据北京市交通委发起的“交通缓堵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半的受访者认为北京市交通拥堵状况并没有得到缓解。在“您认为,上半年我市交通拥堵状况是否有所缓解?”的投票结果中,21076人参与,15950人选择“没有”,占总数的75.68%;5064人选择“有”,占24.03%;另有62人表示“不清楚”。在“各类交通措施中,哪些方面对缓解市区交通拥堵最有效”的调查中,共有17242人次参与了投票。其中,“通过小客车指标调控并采用摇号方式实施机动车总量控制”这一措施获得的支持率仅为8.9%,在全部六个选项中垫底。

      首都变“首堵”——在北京,人们付出限行、限购的代价,但是依然不得不每天“爬行”在拥堵的道路上。每一次摇号,都成了亟待购车的庞大“刚需”族们的一次集体“虐心”。而摇号网站( http://www.bjhjyd.gov.cn )的首字母缩写,也被网友恶搞成为“北京还将拥堵”“北京会巨拥堵”“北京好久摇到?”。

在1比47的大背景下,北京市人民和孜孜不倦的车贩子们,充分发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民间智慧,想出了很多“民间偏方”。一些家庭为了增加中签几率,全家齐上阵,因为相关法规并没有规定一个家庭中出现多人中签是违规行为;而从摇号之日起,一些汽车经销商通过“暗箱操作”获取车牌的手段一直都在刺激购车者的神经。

      一位北京白领侯先生,向记者诉说了自己在去年6月的一次“诡异”经历,“就在25号,就是摇号前一天,我接到XX(某日系品牌销售店)一个电话,告诉我店内有现车,随时上牌,只是要稍微加一点钱,问我要不要。因为价位超出预算,我说不要,对方‘啪’一声给我挂了,然后我就至今没中。”

      北京交通委负责人曾经表示,有关专家对摇号程序做过多次论证,可以确保公开、透明。然而当指标可以花钱买,车辆牌照可以违规租赁,暗箱操作成为捷径时,人们更有理由愤怒。话音刚落,“摇号治堵”又与整治空气质量,降低PM2.5搭上了边。“怎么着他们都有说法,不在根本上治理这些规划早就跟不上时代的环路,用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手段去治堵,能成功吗?有本事把横行霸道的公车给治理了,这城立马不堵了。”一个城市里,出租车司机永远话糙理不糙。

 

 “限”车大幕开启——自主车企败走广州

   2012年6月30日晚,广州市政府在毫无征兆的前提下突然发布《关于广州试行中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的通告》,要求从2012年7月1日零时起,通过限制汽车上牌,对全市中小客车试行总量调控管理。未来一年内,广州市中小客车增量配额为12万辆,每月1万辆。

     广州出台汽车限购政策之突然,无论从立法、听证、或者是实施层面,都让汽车厂商、消费者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士等各类群体始料不及。继上海、北京、贵阳之后,广州成为中国第四个限牌城市

      限购令对于广州汽车行业的深远影响,基本体现在两点。首先,据广州汽车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1年广州中小客车每月基本保持着2万辆左右的销量,本次限购令一出,将汽车每月配额限定在1万辆,从账面数据看,无疑将使当地中小客车销量下降50%。

      其次,广州车市销售规模的大幅萎缩,将使本来就处于劣势的自主品牌车企“雪上加霜”。目前,广州本地车市大部分自主品牌经销商如坐针毡,一片迷茫。限购令发布之后,所有经销商都将直面优胜劣汰,尤其是10万元以下的自主品牌或将加速洗牌,成为销量下滑的“重灾区”。究其原因,当号牌成为稀缺资料、购车成本加大时,消费者必将倾向于价值较高的品牌和车型——限购政策反之对于汽车消费的升级,有着明显的催化作用。

      根据此前北京实施车辆限购的经验,两年里,与进口豪车品牌不断建店扩张相比,相当数量的自主品牌经销店艰难维持,并有多家因经营不善退出销售网。据《京华时报》2011年6月底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北京汽车限购以来,自主品牌汽车在京销量同比骤降七成,受限购令影响最巨,而豪华品牌汽车所受冲击甚微。市场信息显示,比亚迪、天津一汽等自主品牌要么停止从厂家提车,要么撤并北京大区。

       自主品牌凭借其低价和较高的性价比,占据着中国汽车市场本来就不大的市场份额,而当发展中的大城市因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环保等诸多问题实施严厉的限购政策时,自主品牌只能“败走”。同时,伴随交通、环保和能源的压力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城市会步北、上、广后尘,出台类似汽车限购政策